-
政策引导促进银行基本面修复
在政策宽松释放积极信号、企业投资需求回暖后往往伴随银行股修复行情;相对稳定的高分红水平,为银行板块增加防御属性,当前时点具有更大优势。政策加码有望扭转经济预期,经济周期后半程往往是银行β行情的触发点,政策利好银行基本面修复,地产、城投风险有望逐步化解。2024年年初以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国内经济韧性凸显,中国一季度GDP按照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5.3%,环比2023年年末抬升0.1个百分点,进出口和投资增长支撑GDP增速小幅回暖。2024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
-
政策引导促进银行基本面修复
在政策宽松释放积极信号、企业投资需求回暖后往往伴随银行股修复行情;相对稳定的高分红水平,为银行板块增加防御属性,当前时点具有更大优势。政策加码有望扭转经济预期,经济周期后半程往往是银行β行情的触发点,政策利好银行基本面修复,地产、城投风险有望逐步化解。2024年年初以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国内经济韧性凸显,中国一季度GDP按照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5.3%,环比2023年年末抬升0.1个百分点,进出口和投资增长支撑GDP增速小幅回暖。2024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
-
政策引导促进银行基本面修复
在政策宽松释放积极信号、企业投资需求回暖后往往伴随银行股修复行情;相对稳定的高分红水平,为银行板块增加防御属性,当前时点具有更大优势。政策加码有望扭转经济预期,经济周期后半程往往是银行β行情的触发点,政策利好银行基本面修复,地产、城投风险有望逐步化解。2024年年初以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国内经济韧性凸显,中国一季度GDP按照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5.3%,环比2023年年末抬升0.1个百分点,进出口和投资增长支撑GDP增速小幅回暖。2024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
-
政策引导促进银行基本面修复
在政策宽松释放积极信号、企业投资需求回暖后往往伴随银行股修复行情;相对稳定的高分红水平,为银行板块增加防御属性,当前时点具有更大优势。政策加码有望扭转经济预期,经济周期后半程往往是银行β行情的触发点,政策利好银行基本面修复,地产、城投风险有望逐步化解。2024年年初以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国内经济韧性凸显,中国一季度GDP按照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5.3%,环比2023年年末抬升0.1个百分点,进出口和投资增长支撑GDP增速小幅回暖。2024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
-
监管弱化规模考核 银行信贷趋向“量价均衡”
随着规模考核的弱化,监管将淡化规模情结,理顺利率传导机制,银行扩表从“量”转向“质”。监管弱化对金融机构的规模考核,打击资金空转,强调盘活存量贷款,银行信贷投放更注重“量价均衡”。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的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央行明确以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2024年三季度或迎降息窗口。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潘功…
-
监管弱化规模考核 银行信贷趋向“量价均衡”
随着规模考核的弱化,监管将淡化规模情结,理顺利率传导机制,银行扩表从“量”转向“质”。监管弱化对金融机构的规模考核,打击资金空转,强调盘活存量贷款,银行信贷投放更注重“量价均衡”。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的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央行明确以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2024年三季度或迎降息窗口。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潘功…
-
监管弱化规模考核 银行信贷趋向“量价均衡”
随着规模考核的弱化,监管将淡化规模情结,理顺利率传导机制,银行扩表从“量”转向“质”。监管弱化对金融机构的规模考核,打击资金空转,强调盘活存量贷款,银行信贷投放更注重“量价均衡”。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的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央行明确以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2024年三季度或迎降息窗口。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潘功…
-
监管弱化规模考核 银行信贷趋向“量价均衡”
随着规模考核的弱化,监管将淡化规模情结,理顺利率传导机制,银行扩表从“量”转向“质”。监管弱化对金融机构的规模考核,打击资金空转,强调盘活存量贷款,银行信贷投放更注重“量价均衡”。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的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央行明确以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2024年三季度或迎降息窗口。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潘功…
-
监管弱化规模考核 银行信贷趋向“量价均衡”
随着规模考核的弱化,监管将淡化规模情结,理顺利率传导机制,银行扩表从“量”转向“质”。监管弱化对金融机构的规模考核,打击资金空转,强调盘活存量贷款,银行信贷投放更注重“量价均衡”。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的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央行明确以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2024年三季度或迎降息窗口。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潘功…
-
监管弱化规模考核 银行信贷趋向“量价均衡”
随着规模考核的弱化,监管将淡化规模情结,理顺利率传导机制,银行扩表从“量”转向“质”。监管弱化对金融机构的规模考核,打击资金空转,强调盘活存量贷款,银行信贷投放更注重“量价均衡”。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的主题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支持。央行明确以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2024年三季度或迎降息窗口。并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在未来的五个演进方向。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