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财信

东兴证券

共 159 篇相关的文章

  • 多家券商“董监高”出现新面孔 业绩、风控压力倒逼人事调整加速

    随着第一代券业人陆续进入到龄退休时间,以及监管逐步升级的影响,多家券商的董监高团队出现了组织架构调整。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开始调整董监高组织架构,一方面是第一代券业人陆续进入到龄退休时间。公开信息显示,近10家券商的董事长、总经理的年龄超过60周岁。另一方面和券商面临的合规、业绩压力升级有关,风控负责人、合规稽核部门相关人员是调整重点。多家券商“董监高”年龄超龄去年四季度至今,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诸多超预期变化,业务和业绩方面的压力明显提升,这给券商的人事和部门组织架构带…

  • 多家券商“董监高”出现新面孔 业绩、风控压力倒逼人事调整加速

    随着第一代券业人陆续进入到龄退休时间,以及监管逐步升级的影响,多家券商的董监高团队出现了组织架构调整。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开始调整董监高组织架构,一方面是第一代券业人陆续进入到龄退休时间。公开信息显示,近10家券商的董事长、总经理的年龄超过60周岁。另一方面和券商面临的合规、业绩压力升级有关,风控负责人、合规稽核部门相关人员是调整重点。多家券商“董监高”年龄超龄去年四季度至今,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诸多超预期变化,业务和业绩方面的压力明显提升,这给券商的人事和部门组织架构带…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经济股 成分红大军后起之秀

    与往年相比,新经济概念中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工业富联、金山办公、中兴通讯、中微公司均宣布大幅提高分红率,2023年分红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在监管层致力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强化分红导向的背景下,2023年报分红事宜备受市场瞩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A股已有1246家公司发布2023年度分红方案,其中1006家确定分红,剩余240家公司则明确表示不分红。统计显示,目前,2023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已宣告)达到1.56万亿元,其中24家分红超百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年度累计分红总额更是超千亿。…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经济股 成分红大军后起之秀

    与往年相比,新经济概念中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工业富联、金山办公、中兴通讯、中微公司均宣布大幅提高分红率,2023年分红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在监管层致力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强化分红导向的背景下,2023年报分红事宜备受市场瞩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A股已有1246家公司发布2023年度分红方案,其中1006家确定分红,剩余240家公司则明确表示不分红。统计显示,目前,2023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已宣告)达到1.56万亿元,其中24家分红超百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年度累计分红总额更是超千亿。…

  • 券商在分红与补充资本之间纠结

    部分上市券商2023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和规模出现了下滑,背后原因一方面和当前券商业绩下滑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券商加大利润留存有关。在监管层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东回报力度的倡导下,上市公司的分红力度虽然在持续走高,但最新年报数据仍显示, 有部分上市券商2023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和规模出现了下滑 ,背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和 当前券商行业竞争激烈、业绩下滑有关 ; 另一方面也和券商再融资渠道收紧、杠杆率走高,资本补充压力倒逼券商加大利润留存有关。中信证券分红率领跑第一梯队业绩好坏和自由现金多少是分红的基础, …

  • 券商在分红与补充资本之间纠结

    部分上市券商2023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和规模出现了下滑,背后原因一方面和当前券商业绩下滑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券商加大利润留存有关。在监管层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东回报力度的倡导下,上市公司的分红力度虽然在持续走高,但最新年报数据仍显示, 有部分上市券商2023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和规模出现了下滑 ,背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和 当前券商行业竞争激烈、业绩下滑有关 ; 另一方面也和券商再融资渠道收紧、杠杆率走高,资本补充压力倒逼券商加大利润留存有关。中信证券分红率领跑第一梯队业绩好坏和自由现金多少是分红的基础, …

  • 东兴证券(601198)3月31日股东户数9.09万户,较上期减少1.82%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东兴证券披露,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09万户,较12月31日减少1687.0户,减幅为1.82%。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3.49万股增加至3.55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28.4万元。在证券行业个股中,东兴证券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3月31日,证券行业平均股东户数为16.17万户。户均持股市值方面,证券行业A股上市公司户均持股市值为32.99万元,东兴证券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股价来看,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东兴证券区间跌幅为2.92%,…

  • 国有大行盈利端稳定性强

    在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要求和行业息差持续承压下,国有大行仍有望以量补价支撑营收平稳增长。在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负债端积极因素增多叠加中央政府加杠杆阶段国有大行市占率平稳提升,国有大行息差收窄压力有望缓释。在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盈利端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国有大行由于具备高股息稳健分红特征,叠加机构低仓位和维稳市场资金较强增持预期,配置价值凸显。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定调“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的政策要求下,多重利好因素将对国有大行估值修复形成持续支撑。2024年,国有大行利润增…

  • 国有大行盈利端稳定性强

    在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要求和行业息差持续承压下,国有大行仍有望以量补价支撑营收平稳增长。在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负债端积极因素增多叠加中央政府加杠杆阶段国有大行市占率平稳提升,国有大行息差收窄压力有望缓释。在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盈利端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国有大行由于具备高股息稳健分红特征,叠加机构低仓位和维稳市场资金较强增持预期,配置价值凸显。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定调“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的政策要求下,多重利好因素将对国有大行估值修复形成持续支撑。2024年,国有大行利润增…

  • 国有大行盈利端稳定性强

    在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要求和行业息差持续承压下,国有大行仍有望以量补价支撑营收平稳增长。在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负债端积极因素增多叠加中央政府加杠杆阶段国有大行市占率平稳提升,国有大行息差收窄压力有望缓释。在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盈利端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国有大行由于具备高股息稳健分红特征,叠加机构低仓位和维稳市场资金较强增持预期,配置价值凸显。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定调“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的政策要求下,多重利好因素将对国有大行估值修复形成持续支撑。2024年,国有大行利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