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也要“集采”,板块影响有多大?
在医药因为集采股价被按在地上摩擦之后,昨日盘后军工也被曝出来要集采。
近期医药板块的暴跌,让投资者见识了集采的威力,市场愈发担心此次所谓的军工集采对军工板块的影响。
8月21日,陆军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提出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其实该倡议书早在8月21日就已经发布。23日盘后,再度被拎出来刷屏,感觉好像是被安排好的一样。
从倡议书的内容来看,“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被市场解读为“军品集采”,这样一来对于整个军工股来说,是一大考验。
不过,此次所谓的军工集采和之前的医药集采有很大的不同,不要过度担心。
市场最大的疑问是,军工集采会像医药集采一样被大幅砍价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影响程度却大有不同。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军工和医药不同,军工是重资产,重技术,重设备类企业,所以不可能出现像医药这么大规模的集采压价行为。
而且我国军工一直都是集中采购,早已为全社会招标制度,价格已完成下降。因此影响不会像医药集采那么大。
目前,我国航空领域已经实行大单采购模式,军工领域投资人士指出,下游主机厂具备强大的话语权和产业链地位,会显著受益于采购模式+定价机制改革,至于中上游产业链的影响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具备稀缺性的方向,采购价格基本不会有影响,如高温合金钢。目前受影响的主要是两个方向:碳纤维材料和机加工,相关公司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但由于军机放量显著,相关上市公司基本实现以量补价,收入和利润影响有限。
中信证券表示,军方对价格管控、阶梯降价一直都有要求,此次落到纸面上没有变化。武器装备采购没有“集采”,不同于医药“集采”动辄价格下降70%到80%,军品价格通常是阶梯降价,比如生产一千台某装备降价5%,生产三千台再降5%,从未也不会大幅降价。武器装备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明显超过消费电子,价格管控不是单纯为了降价,而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跑冒滴漏,全产业链大规模降价显然会严重影响军品质量和交付。
根据市场卖方分析师的看法,普遍认为影响不是很大。不过相较于实质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市场情绪上的影响,尤其是刚见识过医药集采带来的“破坏力”。这将对军工板块短期会产生较大影响。

